“经核查,村民耿某反映冯塘乡陈老家村党支部书记陈某修路卖土、侵占补偿款问题失实,现予以公开澄清!”近日,在周口市淮阳区纪委监委组织的一场澄清正名会上,随着调查结果的宣读,陈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今年以来,淮阳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整治、协同联动,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开展惩治诬告陷害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线索移送、证据固定、结果反馈、难题会商等协同机制,一体推进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稳妥有序开展澄清正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今年以来,共起底诬告陷害问题线索26条,打击处理诬告人2人。
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是激励担当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措施。该区纪委监委按照“谁办理、谁澄清”的原则,建立由承办部门申请、信访部门研判、委领导审批的闭环机制,根据不实举报的情形、性质、造成的影响程度,灵活多样地使用书面、当面、会议、通报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澄清正名,确保实现“查清即澄、应澄尽澄”。
为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该区纪委监委根据被澄清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特点,坚持“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通过电话回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被澄清对象卸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同时,做好与组织部门沟通对接,及时将澄清正名相关材料存入党员干部廉政档案,避免因受到诬告、错告而影响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截至目前,已回访25人次,保护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既要严管,也要厚爱。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完善澄清正名工作机制,推动监督执纪问责有力度更有温度,持续激发党员干部勤廉担当的强大动能,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冯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