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村里的钱花得不明不白,现在每笔支出都贴在公示栏上,村里的监委委员经常给我们讲政策,心里亮堂多了!”近日,商水县巴村镇大邵村村民邵海涛指着村委会墙上的财务公示表,对前来回访的镇纪检干部说道。
近年来,商水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对惠民政策落地走样、村级财务不透明等突出问题,采取走访调研、接访听诉、大数据筛查等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将执纪触角直抵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在惠民政策落实监督中,该县纪委监委督促民政、住建等部门通过数据碰撞,发现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违规领取低保金,随即开展入户核查,将发现违规领取的1630元低保金全部清退,并对1名审核责任人给予党纪处分。在村级财务专项检查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逐村核查,发现巴村镇3个村存在票据混乱、大额支出“一言堂”、违规支出等问题,当即下发整改通知书,3名村干部因履职不力被约谈,全额追回相关款项。
为实现监督常态长效,该县纪委监委构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建章立制”闭环机制。针对财务监督漏洞,推动出台《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收支审批流程和公开细则,扎紧制度篱笆。在惠民政策落实上,力促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与联审联批机制,大幅提升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和透明度。同时,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村民评议会”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群众成为无处不在的监督“探头”。
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拓展“小切口”监督模式,不断创新监督方式,让监督执纪既彰显力度,又传递温度,以强有力的监督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童威威 苏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