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周口市淮阳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整治、协同联动,一体推进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稳妥有序开展澄清正名,规范引导良性信访举报秩序,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该区纪委监委联合公安、检察等单位,成立惩治诬告陷害行动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范围、澄清方式,以及线索摸排、类案攻坚、制度保障、舆论宣传等各环节部门责任,健全取证固证、结果反馈等协作配合机制,定期召开专班联席会议,通报案件进展,会商疑难案件,实现信息联通、力量联合、案件联查。
为提高线索处置效率,该区纪委监委成立由党风政风监督、信访、案管等部门参与的线索研判小组,每月进行集体会商,从举报内容、比对动机、查证事实、分析逻辑等多个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审慎甄别区分诬告与错告。对一般性线索,交由专人专责对案件进展、人员信息、调查过程跟踪问效;对重点线索及时与公安、检察等部门综合研判,明确办案方向,实行提级办理,确保线索不遗漏、处置不拖延。
针对基层办案力量薄弱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帮办小组”,一对一全流程协同帮办、全过程跟进协办、全环节责任督办,提升基层办案能力。每月对案件全面复盘,对已办结案件定期开展“回头看”,聚焦诬告陷害行为的情形认定、处置处理、线索移送、审查调查等流程,紧盯线索初核、协助配合、信息共享等环节,共同研究解决案件查办中证据收集、事实认定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查处诬告陷害与开展澄清正名相结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受到诬告陷害,并且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逐一过筛、综合分析,既复核举报事实,也复核调查认定程序,精准确定澄清对象,妥善运用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澄清正名。同时,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展示惩治诬告陷害与开展澄清正名工作成效,常态化开展纪法知识宣传教育。截至目前,通报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典型案例13起。
为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该区纪委监委根据被澄清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特点,坚持“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通过电话回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被澄清对象卸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同时,做好与组织部门沟通对接,及时将澄清正名相关材料存入党员干部廉政档案,避免因受到诬告、错告而影响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截至目前,已回访10人次,切实保护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李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