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监督整治形式主义顽疾
2025-08-22 16:32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以前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光应付报表、会议和检查就精疲力尽,现在减负政策落地,终于能专心为乡亲们跑项目、解难题了!”近日,商水县张明乡干部老杜道出了基层干部的心声。

近年来,商水县纪委监委以“靶向监督+系统治理”破题,剑指村级组织牌子多、检查多、负担重等形式主义顽疾,牵头建立“监督清单+闭环整改”机制,对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22类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转向实干担当。

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重复下发同类报表、违规借调基层人员等典型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三单联改”机制,通过问题清单明确病灶、任务清单开出处方、责任清单压实整改,推动24项整改措施精准落地。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村级挂牌“挤水分”,联合多部门梳理村级服务清单,将养老保险代缴、矛盾调解等12项高频服务纳入“一站式”办理,清理重复牌、无效牌510余块,村级挂牌数量压减超60%。

面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检查战”,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检查考核清单制,明确频次、范围和方式,加强具体化、精准化监督检查,严禁层层加码。创新实施“联合检查”模式,督促推动党建、环保等8类检查合并开展,乡镇迎检次数从每月10余次降至最多2次。

减负不减责,松绑更赋能。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纪检监察干部发现部分行政村为应付检查每日要上传对比照片,村干部竟对同一路段早晚分角度拍摄,当即叫停“拍照留痕”乱象,并推动建立“实地核查+群众评议”机制,考核报表从35项精简至11项。张明乡纪委在靶向整治过度留痕后,干部们腾出手引进舞蹈鞋加工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1.1万元。

为防止问题反弹,该县纪委监委构建“教育+监督+问责”闭环机制,选取本县查处的形式主义典型案例做成警示教育片巡回展播;开展“中梗阻”专项治理,36家单位100个重点岗位接受作风评议,3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岗位,全县督查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1%,基层干部满意度显著提升。(郭海丽)

责任编辑:   段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