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资’登记管理依赖人工台账,效率低且易出错,还存在很大的廉政风险。现在通过平台可实现实时监控、智能监管,产权交易流转全流程、各环节、明细账一目了然,发现异常自动‘亮红灯’……”近日,在长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积极探索实践。
近年来,长葛市纪委监委聚焦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这一“小切口”,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各类不规范问题,靶向发力、系统施治,持续提升“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坚决守好群众“钱袋子”,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强化系统思维,推动专责监督与行业监管同向发力。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五清查三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对平台数据、操作程序、产权归属、闲置资产资源、清收处理方式等5项内容全面清查,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对集体资产管理、集体经济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厘清规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价合同”“资产沉睡”等突出问题,压实责任,限期整改。专项清查以来,排查并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6项,整改问题合同44份,盘活闲置资产30宗。
坚持“严”字当头、“惩”上发力,该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领导包案、重点督办、提级查办等措施,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三资”领域问题线索严查快办,一挖到底,强力纠治“蝇贪蚁腐”。今年以来,查处“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36件,批评教育和处理34人,党纪政务处分12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个。
从“翻旧账”到“云监管”,开展村(社区)“三资”数字化监管。针对监督检查、案件办理中暴露的制度、管理漏洞,该市纪委监委突出系统整治、标本兼治,督促指导农业农村部门设立长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管理信息化平台,健全完善产权管理、流转交易相关规章制度18项。截至目前,全市各村(社区)“三资”数据已全部录入农村集体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产权交易平台挂网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48宗,成交17宗,成交金额300万余元,实现数据“一网览尽”、交易“阳光透明”,从源头预防“三资”领域风腐问题发生。
“村集体‘三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查改治一体贯通,重拳纠腐治顽疾,完善制度强治理,织密织牢基层监督网。”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孙洪涛 朱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