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以规范化建设为引领 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8-12 11:05 来源: 巡视办


“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开展以来,邓州市委巡察机构主动参与,抓细抓实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持续加大投入,基础建设提档升级。邓州市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从人财物等基础保障方面全力给予支持。实现“一个院”办公。以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为契机,调整办公场地,增设办公用房、视频会议室、标准化档案室和全覆盖的纪检监察信息网络等,硬件设施全面加强。实现“人员与任务”“能力和素质”相匹配。认真落实“空编率不超过5%”相关要求,通过调入科级干部、公开招录或选调工作人员等方式,机构人员达到63名,实现了人员数量与巡察任务相匹配;强化培训学习,注重抓好巡前培训、巡察大讲堂等,突出信息化建设,定期开展信息化培训,并为每个科室、每个巡察组培养2名负责信息化的专职干部,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实现内部管理高质高效。对照上级巡视巡察机构标准和要求,对现行制度全面进行梳理,修订制度3项,新增制度11项;建立完善涵盖巡察组、巡察办各科室的绩效考评机制,考评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职级晋升挂钩,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是不断实践探索,巡察流程科学规范。围绕巡前、巡中、巡后,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管用的工作方法。巡前做足“功课”每轮巡察工作启动前,择优抽调一批“新手”充实到巡察一线,通过“老带新”“以巡带训”等多种方式,快速锻炼队伍;加强“纪巡联动”,围绕被巡察单位职能特点和廉政风险点,细化巡前函询清单,巡察组、案管室、派驻组面对面通报情况,分析研判,确保巡有重点;结合巡视期间巡察专项检查反馈问题,对照新形势新要求,逐一对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政治巡察内容清单进行修订完善。巡中边巡边改。与纪委监委建立问题线索会商研判机制,把推动巡中成案作为增强巡察震慑力的有效举措,移交线索含金量明显提升,成案率有效提高;加强“巡审联动”,巡中成立机动审计组,配合巡察组深入发现问题,做到边巡边交、快查快办、成果共享;坚持“同题共答”,巡察组加强与被巡察党组织工作沟通,对能改可改的事项及时整改,尽可能将巡察发现问题解决在现场巡察期内,回应社会关切。巡后注重整改总结。坚持“一轮一复盘、一轮一总结”,开展巡察工作复盘总结,由巡察办系统梳理通报本轮巡察有效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不足,由巡察报告质量高、发现问题线索多、质量高的巡察组作经验交流等,不断提升巡察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三是坚持跟踪问效,推动整改落实落细。坚持把巡察整改贯彻巡察工作全过程,压实各方责任,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改出成效。压实整改责任。采取集中反馈和“一对一”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集中通报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当面向被巡察单位负责同志交办整改事项,全面传导整改压力。抓实整改监督修订《巡察整改实务手册》,逐轮次开展巡察整改培训,对单位报送的巡察整改方案和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会同纪检、组织、宣传等开展“四方会审”并书面反馈修改意见;联合纪委、组织、宣传等部门组成整改评估验收督查组,采用“一把尺子+集体认定”等方式,压茬对被巡单位巡察整改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在全市通报验收结果,对排名靠后的单位下发持续整改工作提醒函,纳入市委巡察“回头看”建议名单,并由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强化成果运用。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市委提交专题报告,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后,巡察机构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等单位加大日常督办,并纳入巡察整改督查评估内容加强集中督办,进一步拓展巡察成果,提升巡察监督“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的能力。(邓州市委巡察办 孙君晓)

责任编辑:   省委巡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