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的老大难问题,这次总算解决了。”在近日的村民大会上,奉母镇姚南村党支部书记白某自豪地说,“闲置多年的南街坑塘即将旧貌换新颜,规划修建小游园,以后大家伙儿就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了!”
这一转变,始于今年8月的一次常规巡察。按照西华县委统一部署,县委第六巡察组对奉母镇党委下辖的35个村党支部展开巡察。座谈走访中,姚南村南街坑塘闲置的问题浮出水面——这块位于村庄优越地段的集体土地,为何常年“沉睡”?村民们都觉得可惜,反映强烈。
为弄清原委,巡察组立即奔赴现场。经深入了解,问题根源在于一段历史纠纷:2024年,村“两委”计划新建卫生室,数位村民提出曾自行投资填平坑塘,要求村委赔偿,导致这块地的管理开发陷入僵局,集体资产无法盘活。
“集体资产闲置,不仅是资源浪费,更直接损害了村民的集体利益。”县委第六巡察组组长赵春光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要害。巡察组随即现场办公,与村“两委”一同查阅协议、分析研判,共同牵头推进集体资产追回工作。他明确要求:必须依法依规,化解矛盾,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
在巡察组的强力推动和指导下,村“两委”成员积极作为,成功做通相关人员思想工作,使其自愿放弃填坑费用,转为支持村庄公益事业。随后,村“两委”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顺利收回了这块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一次巡察,巧妙化解了信访隐患、邻里矛盾和资产闲置三大交织难题,实现了资产规范管理、村民热心公益、人居环境改善的多重效应。
“集体资产是乡村发展的‘蓄水池’。”县委巡察办主任郭旭东深有感触地说,“对村巡察既要‘脚下沾泥’摸清症结,更要‘立竿见影’疏通堵点。如今,曾经的纠纷之地即将迎来新生,见证村庄的美丽蝶变,县委巡察工作将继续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以“民有所呼、巡有所应”的实际行动,将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护航民生、促进发展的长效动力。”(西华县委巡察办 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