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领域,聚焦“三资”管理中的底数不清、流转不透明、监管有漏洞等突出问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有力行动,为村集体守住“家底”、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坚持数字赋能监督,汤阴县纪委监委创新建设村集体机动地大数据监管平台,以高清卫星影像为“底座”,叠加整合全县土地确权、三调数据等关键信息,统一入库。土地性质、利用现状、合同情况在平台上“一图通览”,更可通过智能算法自动筛查矛盾症结,解决农村集体机动地管理存在的底数不清、权属混乱、发包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资产流转不透明”“村级监督缺位”等治理难点,安阳县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细化资金、资产、资源和经济合同管理规范。推动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集成26项系统模块和1个数据驾驶舱,实现12类产权项目线上流转交易全覆盖。
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北关区纪委监委紧盯村“两委”干部、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以及乡镇农经、财政等关键岗位人员,对近5年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线索全面排查,建立分类处置台账,严肃查处专项整治中发现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共清查登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126份,清理整改不规范合同205份,收回应收未收租金174.99万元、集体土地86.45亩,处理处分35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不断完善‘三资’监管机制,以有力有效的监督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安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张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