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爱读书的“工地大叔”说家风
2025-08-14 11:01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读书,把自己弄得好一点。”日前,爱读书的“工地大叔”刘诗利走红全网。在刘诗利的视频号里,他带着小孙女一起读书,嘱咐小孙女好好学习,又引发网友纷纷点赞:“言传身教,好家风!”

这位爱读书的“工地大叔”身上有什么特殊魅力?近日,在濮阳市,全国首家以农民工名字命名的书房“诗利书房”揭牌活动结束后,笔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言行合法,诗书训子,义理传家’,这是我们祖辈传下来家训。家训中的字,成了不同的字辈,刘家我这一辈有几十个人,都是‘诗’字辈。祖辈们用这些话教育后人,希望我们多读书、有文化、家风好。”见到刘诗利后,他向笔者介绍起他的家风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诗利出生在濮阳县文留镇银岗谷堆村,这里的人们世代务农,生活围绕着土地转,日子简单而又辛苦。刘诗利的父亲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即便生活清贫,依然坚持让儿子读书。“种地的人也要识字,不能一辈子只认得庄稼。”父亲朴素的话语,成为刘诗利读书梦的开端。

那时的豫北农村,书比粮食金贵。刘诗利的父亲偶尔去县城赶集,会给他带回来几本书。时至今日,父亲送给他的两本书《雷锋的故事》《动脑筋爷爷》,让他记忆犹新,书中鲜活的画面,成为他认识外界的一扇窗。

刘诗利的走红,看似偶然,也是必然。从农村到城市,从田埂到工地,刘诗利的书包里总装着几本书。只要碰到休息日,哪怕距离很远、烈日炎炎,他也会走进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走红后的刘诗利,还特意叮嘱儿子们,不要将自己走红的事情告诉孙辈们,以免影响他们学习。家风家训,不仅让他爱读书,也让他时刻保持纯朴踏实。

刘诗利只是一个缩影,在濮阳历史中,这样的家风故事还有很多,负米养亲子路、百忍治家张公艺、孝悌传家李迪、教育子女不占公家便宜的段君毅……优良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近年来,濮阳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全市巡回家风宣讲“声”入人心,范县10万封家书点燃亲情,清丰红色廉政家风馆人潮涌动……传承、弘扬、建设好家风的氛围在龙都大地不断浓厚,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家规家训在万家灯火中代代相传。(栾国锋)

责任编辑:   段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