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史来贺在和群众交流。
漯河市源汇区纪委监察委党员干部在该区曹店村党员政治生活馆开展党性和党规党纪教育。
民权县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内,前来学党史、上党课,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汝阳县柏树乡柏树村村民在看村里新的一期村务公开栏。该县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省不断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党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机制,引领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2004年,邓州市首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了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肯定。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河南调研时,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河南率先推广。随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广。
亲历者说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州市委原书记刘朝瑞:
探路“四议两公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乡村治理机制都发生着深刻变革。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基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强基层民主管理、破解农村农业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思考,邓州市在实践中进行新探索。
2003年,我调任邓州市委书记,开始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民主自治建设的新路子。
随后,邓州市委认真总结近年来基层党建和村民自治的经验教训,从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把坚持党的领导融入村民自治框架内,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创新群众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在邓州市许多村的院墙上,都画着这样一幅漫画:“农村问题”是一把锁,锁鼻上挂着六把金钥匙,分别代表“四议两公开”的每一道步骤。“六把钥匙开一把锁”,已成为村里议事办事的“铁章程”。
让党的领导更加有力、让群众积极性越来越高、让基层干部按程序办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激发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进了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2004年以来,邓州市开始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乡村规划、公益事业到社会保障、乡村治理等大事小事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推进。
当时,全省规划建设“村村通”硬化路,修一公里需要三四十万元,省、市每公里的补助最多十万元,其余自筹。我们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调动群众筹资的积极性,用一年时间修建了近1000公里的乡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
2008年,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大搬迁,邓州市需要接收安置移民3万多人,占全省移民安置总量的五分之一。邓州市委动员各乡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民主决策,让移民代表也参与到民主决策全过程,不到半年时间就妥善调整好30多个移民村的生产生活建设用地。
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调研期间专门听取了关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情况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邓州工作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随后,中组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邓州市实地调研,要求认真总结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2009年11月,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河南召开,进一步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经验推向全国。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继续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央多次明确要求在全国城乡社区基层组织中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今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时强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这意味着“四议两公开”将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构建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者说
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郭献功: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由邓州市探索创造并在全省全国拓展推广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是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践形式。
我省多年的实践证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难、公益事业建设难、群众致富增收难,以及基层组织和干部“想干事、难干事、干不成事”等问题,树起了廉洁自律的“正衣镜”,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成为我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
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选准一个好书记,为农村改革发展“铸魂”。要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和农村实际情况,选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带头人: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作风民主、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有较强的奉献精神;了解市场、懂得发展农业、村办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具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本领;能抓好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正常有效运行。
建设一个好班子,为农村改革发展“强筋”。一要科学设置村级党组织,促进党支部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增强农村党支部驾驭农村全局特别是经济工作的能力。二要结合本村实际完善农村组织制度建设,如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财务审计制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和程序等。三要转变观念和作风,自觉做乡村振兴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锻造一支好队伍,为农村改革发展“壮骨”。一要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方式,形成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二要健全机制,激励党员全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机制,建立党员参与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三要创新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农村党员能够找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切实做到“党员做榜样,群众奔小康”。
推动者说
偃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承向:
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撬动“大党建”
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怎么奖励考上大学的孩子?这些有关村里发展、村民利益、村风培育的大小事项,都能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得到有效解决。
偃师市槐新街道槐庙村党支部书记郭玉良说,前不久,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评议、村民代表会决议,槐庙村出台了新的村集体收入分配方案,让全体村民更加公平地分配集体所得。
这是村级组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村级事务治理的缩影。在工作中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仅能凝聚群众力量,加强规范管理,还能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偃师市高龙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社会管理创新等纳入“四议两公开”决策的重要内容;把“四议”变“五议”,增加乡镇党委复议,由乡镇党委对决策议题进行审核复议;把专业性强的事项交给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等人进行论证,然后再交由各行政村去实施;把评议后的实施结果纳入“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中,由乡镇党委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对各类事项进行评议打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作报酬挂钩……这些新举措,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内涵更丰富、程序更完善、决策更科学、监督更有效。
偃师市委副书记谢峰表示,要紧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把村级管理的“金钥匙”,规范管理、完善机制,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壮起来。
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基层得到贯彻落实,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的工作基础。把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党内基层民主和农民的主人翁地位融为一体,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部交给他们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这样不仅能使广大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