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监督全覆盖 增强有效性上取得新成效
——任正晓同志在十届省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中
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讲话摘要
2019-03-04 01:48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2018年工作回顾。统筹推进全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的制度优势初步显现。监委挂牌组建完成、合署办公开局良好。省市县三级党委、纪委主动扛起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政治责任,党委负主责,纪委负专责,各有关部门合力配合,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转录组建、人员融合、建章立制、有效履职,省市县三级监委顺利组建挂牌。改革后一线执纪监察人员占纪检监察总人数的76.2%。统筹用好纪法“两把尺子”,依法行使纪检监察职权,执纪执法同向发力、精准发力,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2018年3月至12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人数同比增长61.8%;立案件数、处分人数同比分别增长30.6%、42.3%。派驻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开展省一级派驻机构走访调研,制定实施派驻机构工作规定、履职绩效考核办法,及时调整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设置和职能。积极推进市县综合派驻改革,15个省辖市完成更名赋权工作。监察职能逐步向基层延伸。全省普遍实行向乡镇(街道)、城市功能区派驻(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专员,从组织形式、工作职责、权限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

2019年主要工作任务。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落实监督全覆盖、增强有效性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深化改革。在坚持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基础上,重点围绕线索管理、审查调查、处分处置等环节,建立健全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工作机制,推动“两为主”落实落细。聚焦强化派驻监督深化改革。制定《关于深化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全面加强对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完善派驻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对省管企业、省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确保上半年圆满完成省市县三级派驻机构改革任务。修订完善省纪委派驻机构工作规定和履职绩效考核办法,研究制定省管企业、省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考核办法,加强对派驻干部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考核评价,提高派驻机构的履职动力和能力。聚焦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深化改革。全面贯彻监察法,制定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意见,推动监察职能向乡镇(街道)、村居延伸,向各类经济功能区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覆盖。把法定监察对象全部纳入监督范围。探索推开巡视巡察、国家监察两个“打通最后一公里”专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市县巡察向村居延伸,实现对基层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巡视巡察发现问题与监察监督整治问题“两线”同向发力、协同作战,形成基层监督全覆盖的整体合力。聚焦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深化改革。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认真执行党纪处分条例,严格依法行使监察权,整合规范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健全完善各项规则和配套制度,构建全面、规范、严密的调查程序体系。依托纪检、拓展监察、衔接司法,完善审查调查转换衔接办法、监察调查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刑事缺席审判协调机制、技术调查配合机制,推动形成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体制机制。聚焦形成监督工作合力深化改革。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协调衔接,推动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贯通,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

责任编辑:   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