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开局破题之作、徙木立信之举,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一抓到底、一刻不松,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动化风成俗。
作风建设并非一劳永逸,绝非一蹴而就。当前,尽管“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来看,“四风”问题仍然时有反弹,甚至以隐形变异的形式出现。有的潜入地下、由明转暗,转到私人会所、企业食堂、偏远农家乐去吃吃喝喝;有的变换花样、改头换面,“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甚至变着法子“吃空函”;有的手段翻新、花样升级,利用电子礼品卡、提货券等多种方式,以讲课费、课题费等多种名义变相收送礼品礼金;还有人思想懈怠,误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阵风”,产生“歇歇脚”“喘口气”的错误念头。此类错误思想与行为,严重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损害党的形象与公信力,必须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思想是本,作风是形。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不少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四风”问题是小事小节,依然不收敛不收手,甚至顶风违纪。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一些事情看似是小,实质是大,如果不及时修补防范,必将愈演愈烈、积重难返。“四风”问题之所以产生,是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党员、干部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
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关键在于向制度建设要效能。制度建设是管长远、固根本的治本之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四风”问题表现往往有所不同,要坚持精准施策、精准纠治,结合具体情形着力查找权力运行风险点、制度建设薄弱点、监督管理空白点,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巡视巡察整改“回头看”等方式,巡堤检修、培土加固,推动有关地区和部门完善规章制度。要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推动制度执行常态化、长效化,确保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唯有持之以恒深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厚筑作风建设坚固堡垒,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中稳步前行。(鲁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