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聚焦“两个维护”精准有效开展政治监督,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连日来,全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思路、举措。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李振明表示,要精准把握重点任务,找准靶心、抓住重点,加强与综合监督单位党组专题会商,“两个责任”协同发力,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嵌入式”“跟进式”监督,以有力监督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守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个安全’,是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地南阳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南阳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英杰表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要求,坚守政治机关职责定位,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紧盯关键事、关键人精准有力做实政治监督,及时发现、坚决纠正政治偏差,用铁的纪律、严的作风,全力守护一库碧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南阳落地见效。
省纪委监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常黎表示,要认真落实全会关于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的部署要求,着眼具体化,聚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聚焦财政服务保障省委“十大战略”“十大建设”,梳理重点监督事项,建立政治监督台账,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着眼精准化,突出“关键人”和“关键事”,加强对驻在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跟进监督财经政策制定、财政资金审批拨付和使用管理等情况;着眼常态化,实施“网格化”监督模式,建立监督协作组工作机制,分头对接联系机关所有处室和厅属单位,将监督嵌入财政业务管理、财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各环节。
“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在‘两个维护’上肩负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省纪委监委驻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曹广琦表示,将结合驻在单位职能职责,紧盯住建领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保交楼”、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等重点任务强化政治监督,善于从工作偏差中发现政治问题和政治端倪,找准重点细化监督举措,推动解决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重要工作安排落实落地落细。
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驻马店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徐天如表示,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2024年政治监督重点事项清单,聚焦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紧盯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事项,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等问题,重点纠治权力观扭曲、政绩观偏差,盲目蛮干、急功近利、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有力有效监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近年来,林州市通过开展村(社区)巡察,发现并查处一批“蝇贪蚁腐”,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借鉴。林州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赵兵辉表示,要深化提升村(社区)巡察质效,紧盯“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重大项目,从具体问题中深挖背后的政治根源,加强纪巡联动,开展整改“回头看”,完善巡察整改监督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巡察整改承诺书制度,加大对行业性、系统性问题的专项治理,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精准有效开展政治监督,前提是监督任务精准化。”新乡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元强表示,将紧盯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将“持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纳入政治监督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谈话提醒、督促责任落实、创新监督方式,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推动形成“谈心谈话+责任压实+日常监督”的闭环监督,持续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
叶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二宝表示,将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统筹县乡监督力量,完善“室组地”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廉情监督员作用,盯住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乡村振兴领域的腐败问题、营商环境中的作风问题不放松,保持反腐惩恶高压态势,持续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村(社区)巡察整改等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巩义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汤涛表示,将立足基层实际,以法治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在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上持续发力,优化细化“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推动落实加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若干措施,围绕提升监督质效、办案质效、治理质效,持续打造“三化”建设示范工程,不断释放监督治理效能。(侯春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