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十届省纪委六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以严格监督体系防范风险挑战、筑牢安全保障,强化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释放治理效能。
充分释放监督治理效能,就必须将监督融入日常、做到经常,让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人民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实监督要加强制度机制支撑,使各项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形成体系。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做深做细日常监督的方法路径;另一方面,要通过查办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释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的坚定决心。要将预防提醒挺在监督执纪前面,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发现在“未病”之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充分释放监督治理效能,就必须坚持抓好“关键少数”与管住“绝大多数”相统一,统筹推进重点监督和专项监督,使正风肃纪反腐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要聚焦突出问题,完善监督方式,织密监督网络,抓实监督重点,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把监督融入全省“十四五”建设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要通过撬动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监督氛围、创新方式手段做实监督载体、构建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果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充分释放监督治理效能,就必须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要在党内监督主导下,引导推动各类监督与党内监督同心同向、形成合力。注重在职能作用上互助互补、在力量使用上统筹统管、在成果运用上共通共享、在工作衔接上协调协同,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消除盲点,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平台,织密织细监督网络,把“小问题”放在“显微镜”下细致观察,通过纵深对比,发现新的线索与苗头,让监督融合贯通起来。
充分释放监督治理效能,就必须始终牢记根本宗旨,在奋进新征程中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盯紧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经常到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声音,打造群众身边的“监督哨”,发动群众力量,织密“监督网”。推动监督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以严格监督完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以监督实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提高监督质效重在让监督“长牙”“带电”,做好“后半篇文章”。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推动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既要讲原则性、坚定性,又要讲政策性、精准性;既要重“医德”,还要重“医术”。把握好政策策略、贯通好纪法情理,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查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深化回访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不断释放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正能量。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负责的干部负责,为担当的干部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让监督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释放治理效能。(穆文涛)